close


<

高雄市公共腳踏車,在經歷破產倒閉,再由高捷接手經營之後,
起死回生再彈跳而起的成功結果,讓公共腳踏車成為高雄市形象典範之一。



高雄市公共腳踏車,在改變租借介面之後,使用量大幅提升,
營運公司高捷,也自行一套號稱"三秒膠"的租借系統。

原本一天才百輛的租借人次,因一卡通加入服務,
使用介面更加簡單友善,一天平均使用人次躍升至
1300人次,
而環保局即將也於六月份再增設
25站的公共腳踏車站,
共約
2000多輛單車,可服務更多的民眾,
然而,以一座二百多萬人口的大城市來看,
現有公共腳踏車建置規模,還不足以誘導市民藉由公共腳踏車轉由大眾運輸通勤模式。


因此,就現階段高雄市都市發展現況看來,
依照
TOD (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大眾運輸發展為導向的都市計劃,
為鼓勵更多人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周圍土地皆有容積獎勵,
我們認為,針對受容積獎勵之住家或商用大樓,
應強制設置「公共腳踏車站」
;以達到藉由大眾運輸
Door to Door」的目標。



除此之外,針對目前高雄市許多住宅和商用大樓,
幾乎匯集了城市主要的人口,這些區塊,便是基本導引至大眾運輸的人潮選項,
政府可以鼓勵大樓主動提供場地設置,
則政府可給予電費或關於大樓營運成本的打折項目,
為促使短時間內見效,可採用優惠年限方案,
鼓勵多棟大型大樓能主動加入公共腳踏車設站行列。


根據高雄捷運公司估算,假設現有高捷運量要提升兩倍,
比較加設捷運線、輕軌線,或增加公車轉運,還是增設公共腳踏車,
不論其規劃時間和建置費用,公共腳踏車都能達到省時事半功倍的效果。



倘若以提升二倍捷運搭乘量來看:
若以增建捷運或輕軌來看,每人每次搭乘,
需要花費約
25元成本。

公共腳踏車則需5元。

況且,不論捷運還是輕軌其建設費用需一年半載才能完成,
且會卡到土地徵收等問題,而公共腳踏車,
可利用人行道或是公園等地,建置費也只需兩個星期便能完工營運。


除此之外,高雄兩條捷運線花了市民1800億建造,
環狀輕軌費用也需
122億,反觀公共腳踏車,
以全市所需三萬輛來看,一台成本
3000*30000= 9000萬,
再加上站體一站
40*1000=4  建設成本約五億

每年,一年1200萬人事、維護費開銷,所需成本低廉,
卻能在短時間,
快速達到藉由自行車和捷運或是公車達到戶對戶的交通方式。


高雄市摩托車數量約228萬輛,在人口數不過近280萬當中,
摩托車比例占了八成,比例實在過高,在城市邁入轉型,
以及人們對於環境意識提升的情境中,
民意代表
、政府,及造成環境品質惡化的在地重工業企業,
有責任幫忙城市給予市民多元的乾淨運輸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