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公共腳踏車可以說是近年來竄起來的大眾運輸,透過全新的租賃模式,

補足了大眾運輸「最後一哩」的服務,高雄市是全國第一個實施此營運模式的城市,
在歷經營運不佳,到高雄捷運接手營運,開放一卡通使用,市民使用度增高,
獲得許多民眾喜愛;然而回歸作為市民通勤的「另一個選項」或是空氣品質提升的角度,
高雄市公共腳踏車應再增加設站密度。

 

目前高雄市人口通勤比例為,摩托車62%,汽車19%,行人和自行車12%
大眾運輸
7%;摩托車人口幾乎占了所有的通勤人口,然而,摩托車縱使相對便宜,
但每年
A1A2的交通事故,摩托車人口的死傷程度居高不小,社會所要負擔的社會成本,
更是我們始料未及;降低摩托車使用率,提供摩托車人口另一個交通選擇,
以轉移
10%摩托車人口至大眾運輸為目標,高密度公共腳踏車,有機會幫助達成。

 

然而,以目前74站公共腳踏車一年營運費則高達2750萬,且不包含設站和購置腳踏車的費用,
倘若再增加至五百站,能理解所需花費並非市政府能一次承擔,
因此,建議市政府環保局擬定民間參與辦法,透過四種機制,擴點設站,增加路網密集度。

 

  1、享用容移和容獎的建築物
高雄市於101年底通過全區允許容積移轉,透過容積移轉,
高雄市將有更多區域擁有大型的建物,創造更多的人口集中區域,
為引導類似人口集中群使用大眾運輸,要求都發局強制規定使用容積之建物,皆應設置公共腳踏車。

除此之外,包含TOD政策下的建築物,更應回應大眾運輸為導向的都市發展,
以及享用到容積獎勵之建築物,皆應強制規定設置。
以上兩項機制不受該區域公共腳踏車設站密度設站,且依享用比率不同,所設站的站數則不同。

 

  2、公共空間皆需設置
   公共場所是都會多數人口聚集的地方,這類的地方都應要求他們強制設置,
包含醫院
Shopping Mall、辦公大樓、國中以上的學校,以及飯店場域,
例如,大順路上,目前興建中之義大世界,便要求應設公共腳踏車站。

 

  3、企業捐贈
開放企業捐贈,站體和車輛,除站體設置捐贈企業名之外,設站之高捷公司,
於車廂或車站釋出廣告給予捐贈企業使用。


  4、碳交換方式

    目前環保局估算公共腳踏車抵碳模式,騎乘一次公共腳踏車,
    可減少
0.85公斤/次,以此為計算標準,可列出抵碳模式,
    提供高雄在地許多碳大戶足以抵捐贈的管道,藉以捐站,回饋市民。

  

在兼顧安全和反應氣候問題時,不期待摩托車族能一夕改變通勤模式;
而是創造一個能讓他們『多一個選項』的機會。
公共自行車能補足高雄人不喜歡走路的特性,點愈多,間接創造搭乘大眾運輸的機會愈大。


再者,建議能考慮設置電動自行車,且增設許多功能型自行車,

包含:親子車、含cargo等。一步步回應每個人對自行車的想像和需求,

讓公共自行車成為摩托車族轉移至大眾運輸時的第一個誘因和選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