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最大的眷村部落:左營,歷經政策和時代的變遷,許多早已拆除重建。多數擁有歷史價值的眷村文化,隨著重建,一步步的消逝;然而搶救眷村及社區聚落,不但保存歷史,更可深化高雄觀光資源深度。
眷村的特色:在牆上塗上精神標語
眷村文化就像台灣傳統社會的四合院、三合院,或者是到日據時代所建造的「巴洛克式透天厝」,每一個建築都融合當時特有的時代因素;包含氣候、人文、人民的情感及配合當時的當地文化。眷村文化亦是如此,在眷村,可看到許多國民兵在面對台灣島型的風土民情時,一個外來大部落在台灣落地深根的人文歷史文化。
大榕樹下是眷村的居民最喜歡待的地方
德國柏林的哈克夏社區,是在希特勒時代之前,猶太人聚集的社區住宅,歷經戰後,德國經濟快速起飛時;那裡一度是荒蕪的社區。然而柏林政府沒有全數拆除,而是開放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來此進駐,許多藝術家和商家利用現有的硬體結構,放肆的創作!不但吸引世界的觀光客來一窺究竟,帶動觀光熱潮外;更被世界上的知名藝術家評比柏林:最有「藝術氣息」的都市。
除了柏林外,北京有一處戰後留下來的798兵工廠,原本也是一處廢棄不能再廢棄的工廠,政府三不管地域,在因緣巧合下,成了目前世界級的藝術村;這個藝術村不只限定藝術家在此創作,許多的知名企業家如:NIKE,也進駐在此。演變成一處保留中國戰後時期工業開發的歷史,更能結合現代人文;讓文化和歷史延續的一個所在地。
目前分類:[高雄] 城市規劃 (53)
- Apr 21 Sat 2007 01:10
搶救眷村及社區聚落 深化高雄觀光資源深度
- Apr 12 Thu 2007 15:46
國際藝文中心在高雄
一直有文化沙漠的高雄,於2012年將會有一座全國最頂尖的藝術文化中心成立了,未來,高雄將有一座外觀像三明治或者是海底的大魟魚造形的文化中心座落在現今的衛武營軍營中心。
三月底時,南台灣國家級三廳院的高雄國藝術文化中心國際競圖會上,宣布由荷蘭麥肯諾建築師事務所的建築師法蘭馨侯班,所設計的之作品奪得首獎。他所設計的作品融合了衛武營中心許多大榕樹概念,啟發而來的綠建築。
(未來即將座落在原衛武營的新藝術中心)
在國際許多大城市中,有許多城市是因為知名的博物館或者是音樂廳而聲名大噪,帶動許多觀光的人潮,也帶進了世界頂級的藝術團隊表演。因此,高雄未來會有這樣的藝術中心實在是非常值得開心的一件事情。
想到雪梨,大家便會想到雪梨歌劇院,一年不知道有幾萬的人因為這個歌劇院湧進雪梨去,許多人是募名而來,會在這裡和他拍照片,留下紀念。然而,也是有失敗的例子,有藝術之城的巴黎,蓋了一座名為『巴斯底』歌劇院,這個歌劇院原設定為巴黎新地標,沒想到卻因外型不討喜,設計感不佳,而意外成了巴黎人不會刻意強調的新地標。
(漂亮的雪梨歌劇院,也吸引了世界一級的表演團進駐和表演,成了世界上不可少的建築物代表)
(座落在巴黎的巴斯底歌劇院,因外型不夠討喜,設計不夠藝術,意外的不成為巴黎新地標)
由此可知,就算是藝文中心,他的名氣也是來自於建築物本身的特殊性,多數人募名來,但卻鮮少買票進去看。現今高雄將擁有這樣的藝文中心,更應讓座落在文化沙漠之稱的南台灣,強調他的建築外在美觀及特殊性和地方性來吸引民眾。當然除了硬體強之外,也需培養南台灣在地的文化團隊,使文化能深根民眾的心中;願意花錢來享受藝文活動。
- Apr 05 Thu 2007 12:42
統一夢時代
全球第十一大的shopping mall在高雄出產了,這個百貨的誕生;實在讓草地的我們,有種驚奇的感覺!
回想自己在美國念書的時光,自己就像一般的人一樣,最喜歡去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專門在賣outlet的地方,雖然美國是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
但在這方面,著實的讓我們嗅到一股對顧客來說的"社會主義".
對我們而言,名牌這種東西,是有錢人的玩意,但在美國,人人都有名牌穿,不是他們比較有錢,是因為他們有一種"過季商品"的專門店,在奮力讀書之餘,
也會逛逛這種讓自己慾望得到滿足的商店. 裡面的商品包含線上一級設計品牌,來購買的人,多數是要剛踏入社會的新新人類或者是平凡的市民,不是一般的大老闆,
且店內還有專門為服裝師,用專業的眼光告訴你,你適合那些衣服,如何搭配..等. 雖然這是另一種推銷手法,但這不外乎讓剛出社會,一切都很慌張
的新社會人來說,實在會在內心說一句:”SO SWEET"! 當然,我也在那裡”學”到了不少.
許多人都會害怕夢時代的開幕,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而目前高雄的百貨業似乎都還沒有引進outlet的版圖,或者是名牌大特賣,或許夢時代
可開發這樣的項目,讓台灣人可平民化的擁有大師級設計作品,一些有錢的婆婆媽媽們也不用再特地跑到香港創造他們的經濟奇蹟,根留台灣即可.
更可帶動觀光人潮,讓市民即政府笑哈哈!
- Dec 04 Mon 2006 17:11
漫談高雄市愛河的整治
中山大學陳孟仙教授「漫談高雄市愛河的整治」:
高雄市愛河的整治是開全國都市河川整治之首例。此計劃在1977年完成整治的規劃,從1979年動工至1986年底,完成中游治平橋(中華路)以下河段至出海口河岸共11處的污水截流站,截斷流入愛河的污水,並將這些污水導至設立在旗津的中區污水處理廠進行污水處理,處理後的污水再以3公里長的海洋放流管排放至高雄外海。此工程完工後,治平橋以下河段至出海口的河段的水質明顯改善,成群的魚兒立即再現。自此而後,高雄市政府在此基礎下,陸續推動全市的污水下水道工程及用戶接管建設,實施雨污水分流制。時至今日,歷經近30年的愛河整治,高雄市全市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已達約37%,鄰近愛河地區的接管率更高達70%,阻斷愛河上游及周邊污水的流入,才使愛河下游的感潮帶,有如浴火鳳凰般重現其美麗浪漫的河光水影,成為高雄市特有的地景。
愛河污臭的原因>>愛河水源是由曹公圳引高屏溪水而來的農田灌溉水及降雨後的地表逕流水,在高度都市化後取而代之的超過高雄市半數以上近百萬人口之生活污水。在污水下水道工程未普及的狀況下,愛河中上游治平橋截流站以北的河段,就被充當作污水排水溝,輸送著百萬人口的家庭污水及沿岸零星各式大小的工廠廢水。
中游整治>>隨著高雄市污水下水道的普及,鄰近愛河地區的用戶接管率雖已為全市之冠,但愛河中游河段的河水仍舊污濁髒臭無法改善,主因是缺乏稀釋的水,注入愛河的污水雖減少,但在”純度”不變之下,河水仍然烏黑散發著臭味,
上游的情況>>至於最上游河段與高雄縣交接處,則因仍有少許農田灌溉水及污染程度較低的農村生活污水注入,維持著水深約25公分的河川基流量,使得少數耐污染的次級淡水魚,如琵琶鼠、吳郭魚及大肚魚得以活存。
下游情況(高雄市政府誇耀的整治成果)>>至於治平橋截流站以南的河段,也是高市府所誇稱之愛河整治成功的河段,在非雨季時因污水皆由截流設施收集輸送到中區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後排放到高雄沿海,阻絕了大多數的污染源流入,此時的感潮河段水體幾乎是海水,因此水質的優劣會受高雄港水質的影響。到了雨季因中區污水處理廠每日的最大容載量只能處理50萬公噸的污水,加上整個下水道系統尚未能完全將地表逕流水與污水分流,大量的雨水夾雜著污水超過了中區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量,因此各截流站必須打開閘門,宣洩大量的雨水,如此一來各支流及上游的污水順勢大量注入愛河的下游,使得每年五月到九月間,愛河下游的水質很容易再度惡化,污染情況與下雨天數的多寡有正向關係,亦即下雨天數越多,河水的污染也就越嚴重。
愛河的開發利用與高雄市都會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近百年來的事情,這些的開發都在毫無環境生態保育觀念下,超限使用不到50年便呈現百弊叢生的樣貌,如今雖然我們已經歷了30年的整治,才有一個起碼的現代都會河川之風貌,然若未來我們仍不以宏觀的生態觀來進行開發規劃利用,如保留河岸周邊的埤塘及濕地,儘量保持彎曲的河道,上游建造二次污水處理廠,進行淡水水源的補注,並預留寬廣的公園綠地,愛河終將再度被超限利用至光彩褪盡。
原文請參考溪流環境協會會訊>>http://wagner.zo.ntu.edu.tw/sos/newsletter/newsletter_8_1_3.htm
- Nov 15 Wed 2006 13:52
大城中的小陳-小陳不只是小陳

身為公眾人物, 個人門面的打理很重要.
因為在談話尚未開始之前, 人總是會先看到對方的外貌.
"印象分數"的加分效果, 會對談話有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益政對自己的審美眼光還滿有信心的, 服裝都是自己打理.
謹守個人習慣...整齊. 清潔. 簡單的大原則!
而髮型問題~ 我交給小陳.
小陳何許人也?
他是益政相簿中"髮苑"的老闆, 也是益政的好朋友及學習對象~
對益政稍有認識的朋友會知道...
益政非常喜歡音樂. 藝術. 建築...等等這類的文藝活動.
但囿於時間及行程安排,
就連上次到文化中心看"暗戀桃花源"都只能看上半場而已, 下半場只好忍痛先行離開!
但是有一小段時間是固定的, 那就是剪頭髮的時候!
這段時間, 誰都不能打擾, 髮型設計師最大!
小陳是我認為技術好, 又富有文藝修養的人,
每次去剪頭髮, 總是可以看到他的個人收藏...
不論是CD, 海報, 電影, 還是最近又去看了哪個展覽~
生動的言談, 彷彿也滿足了我未曾親臨現場, 但是也心滿意足的感覺.
尤其, 小陳也玩攝影. 我們也會討論這方面的心得~
常常在他店裡聊天的時間, 都超過剪頭髮的時間了.
最近他跟我推薦[風潮]的新人-黃建為, 他的音樂很舒服, 沒有壓力.
在這邊益政也與大家分享~
- Nov 13 Mon 2006 22:29
高雄城市新風貌-武昌教會

高雄市廢棄的建築物不少, 最有名的除了武昌教會(原文欽大樓).
另外像是華王對面的大樓. 國賓旁原凱悅飯店...等.
而最近, 文欽大樓在教友的捐款之下浴火重生, 可謂高雄市的一大喜事~
(除了IKEA開幕之外)
廢棄建築的更新, 是門大學問.
如各位所見, 原本的結構依舊保存, 在原有的基礎上, 加上設計師的巧思.
將原本荒廢的建築, 賦予新興的生命.
尤其是"教堂"這樣一個富有代表意義的建築.
在城市美學與設計的概念中,
有幾種建築物, 是可以被賦予美學, 以及百年的歷史意義的.
例如市政府. 例如學校. 例如教堂~
特別是教堂, 有著人與神交流的意義與價值, 更是人生活的精神寄託.
最後, 教堂更能提供與附近社區的互動.
大概誰也沒想到, 曾經荒廢的大樓, 在政府與民間協力. 以及設計師過人的巧思與對城市的觀察下.
能搖身一變成為市區中美麗的建築.
在高雄, 還有這樣的建築, 需要我們一起去改造. 需要市民的監督與熱情的參與.
共同美化與提升我們的生活城市!
中國時報新聞連結:http://myurl.com.tw/pof1
- Nov 07 Tue 2006 15:02
高雄人的大事

選舉的紛紛擾擾, 大家看多了. 也看膩了,
對於高雄人來說, 我想...沒有什麼比11/1 IKEA開幕更為重要的了!
我可不是在為IKEA打廣告, 但今天走訪之後, 確實留下深刻印象.
館內的分區陳設 與充滿創意.趣味的商品, 讓人眼花撩亂.
還有他的餐飲區~ (霜淇淋很好吃)
對於用的~
比起外國人, 台灣人比較務實. 東西能用就好, 也不會刻意追求美觀或者設計感.
但是這幾年"創意產業"全球發燒, 尤其是創意的日用品,
舉例來說像德國"雙人牌剪刀". 或者瑞典的IKEA(宜家).
以簡單的創意.巧思, 將生活中平凡的事物添加樂趣!
不單如此, 更是便宜實惠又好用!
益政認為, IKEA的引進有助於提升都市的品味跟水準.
也是在紛擾的台灣政局中, 高雄人最重要的事!
- Oct 30 Mon 2006 15:35
[轉錄] 我與計程車司機
原文出處...http://kuso.cc/0NvF
我很愛聊天, 尤其喜歡跟不同行業的人聊,
常常說, 隔行如隔山. 所以不同行業的"撇步", 都是我想知道的.
最近在臺北搭計程車, 坐到了一輛基隆的車子, 就跟司機聊了起來...
他說, 大概民國82-87年, 他根本不需要來台北載客.
那時候~ "車少, 人多, 經濟好"
扣掉油錢,吃飯錢. 一天12小時可以跑5000塊.
現在, 是"車多, 人少, 經濟又不好".
政府根本沒有對營利事業登記證做管制,
誰都可以開車. 失業的這麼多, 大家都跑來開計程車了...
故事說到這就好, 其他的空間留給大家想像~ ^^
***********這是分隔線***********這是分隔線***********
最近新聞在批評大溫暖計畫是換湯不換藥,
尤其歐洲國家已經認為台灣"欠缺競爭力".
台灣這幾年, 政策的管制與封閉, 以及整個政府的形象.
在國內外一直都是負面居多, 雖然這句話, 人人耳熟能詳.
但我還是想說...台灣真正需要的, 是清廉肯做事, 又有擔當的人.
不論是總統, 首長, 或者身負監督責任的市議員.
希望年底的選戰, 能讓這種人出線, 也需要大家睿智的抉擇!
- Oct 27 Fri 2006 23:59
高雄海港觀光計畫~高雄海上計程車

雪梨港內港口的"海上計程車" (yellow water taxi)
在大家的印象中,高雄不但是直轄市,也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但在高雄市的港口觀光似乎不像想像中的繁華鼎盛,因此,高雄市議員吳益政提出一政策,認為高雄港內港口可比照雪梨港的營運模式,即「港內點對點海上計程車」,認為港口和港口間可構成一個網絡,不只限定單一定點的通航,不但更開發觀光,更提高商業機能。
其實高雄市的港內港口規劃在近幾年已增加了主題特色和增建,但大多只限定點式的觀光和遊玩,但港口對港口之間的觀光網似乎還未建構完整。吳益政市議員表示:「目前高雄的觀光港口為:星光碼頭、真愛碼頭、旗津渡輪場、中洲漁港、旗津漁港,但因為班次和運量的關係,目前無法做更多的變化和發展更大的觀光發展,若要增加對開班次,依目前的運量來看,政府無法負荷;但若是以汽艇為主,像雪梨港內的海上計程車;則成本會較低,彈性也較大,相對便利性也較高,高雄港內可先運用這種模式,培養載客量,等運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則可換大型的渡輪船,到時可再考慮公營民營的問題了。這些港口若發展此類的營運模式,將會帶來無窮的商機和人潮。」
以星光碼頭和真愛碼頭為例,星光碼頭和真愛碼頭分別座落在三多商圈和五福商圈附近,可以參考雪梨觀光營運模式,大大小小的港口皆有互通,達成一個雪梨港內的交通網;除了便民外,更可推銷美麗的雪梨港,吸引觀光客;帶動雪梨商機。
而目前高雄港內的港口雖均為觀光商業用港口,但目前只有旗津渡輪場和鼓山渡輪場有互通渡輪行駛,若開發每個港口均有點對點的海上計程車模式營運,相信對發展高雄市的觀光有莫大的幫助。
海洋局管理海上路權,交通局管理船的班次,建設局管理觀光的部份,市議員吳益政希望,這三個部門可共同為這件事成立海上觀光計畫,除此之外,更可運用飯店來管理其港口,利用飯店來行銷、經營,使觀光客能直接知道高雄這項特色,提升產業競爭力。
吳益政也特別希望政府和民間部門都能共同合作,一起讓高雄這個海洋都市,能再開發,吸引更多的觀光客,也讓高雄從工業城市漸漸轉型為觀光友善的海洋都市。
- Oct 09 Mon 2006 14:51
無可取代的面對面
擔任高雄市議員也近四年了,在這四年的期間,認識了許多人,
許多人也認識了我,處理的服務案件近二千多筆;
然而,就算有許多人支持自己,票也投給了我,但還是有許多人不好意思或者是
不清楚需要市議員服務的管道。
現今,運用部落格、E-Mail或簡訊來聯絡人和人彼此之間的感情是再方便不過了,更可運用這些科技的管道,無遠弗屆的和來自全球的人們達成聯絡網。
但往往還是少了那份「人和人面對面的真感情」
近來,早上常常去文化中心、公園和大家問早,在拜訪的過程中,常常遇見許多需要幫忙的民眾,他們有許多的困難是需要市議員伸手幫忙的,但往往不知其管道為何;看見市議員,則像是久未遇貴人般,把滿腹的委屈和苦惱一次道盡。
像是文化中心旁一顆枯樹的去留,許多來運動的婆婆媽媽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天天帶孩子去上學的家長對學校大門前迴轉道設計,說出他們的想法以及技職學校補助款問題。
一位來文化中心練氣功的媽媽說出自己的郵局存款提單遺失,現今郵局帳戶查不到那筆錢,卻不知如何主張自己的權力,也有人認為高捷弊案需捉到元兇和高捷弊案是偷走我們稅金的元兇;以及高雄捷運通車後,到底可以搭乘嗎?也有民眾對時事發表出看法,有人主張倒扁,有人認為適可而止即可。
在向市民問早的過程中,碰到許許多多、五花八門的民意問題,然而,這就是生活在高雄市這個城市當中的市民所面對到或困擾的問題,有些民眾會透過媒體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些人則被這些問題真真實實的困住了,找不到申訴的管道。
因此,人和人直接面對面接觸,面對面的對談,仍然是了解彼此最快的管道,無可取代的,最能深入民心的不二法門。
直接面對面的接觸,才可讓人和人之間的火花點起,下鄉拜訪、深入社區、
了解民眾,再加上時代潮流中流行的聯絡方式,才能在這個快速的都市生活中建立一個「有情」的社會。
- Oct 07 Sat 2006 17:12
高雄不是文化沙漠
高雄絕不是文化沙漠,不論從美術、文學、音樂…等,都有其享有盛名之人,只是我們沒有提供一個好的政策與環境讓他們在地深耕而已。
高雄市交響管樂團總監李道弘說,高雄市所培養出的音樂家多不勝數,如林暉鈞,台北愛樂首席小提琴家;薛志璋,前澳洲交響樂小提琴副首席;馬曉珮,高市交響樂首席長笛,也是公認南台灣最佳長笛手;林曉俊,擁有明尼蘇達大學藝術博士學位的豎笛手;李哲藝,國內首屈一指的交響樂編曲家…,但是,為什麼他們百分之九十的工作、生活都不在高雄呢?為什麼優秀的人才無法留在高雄呢?他們也想為這塊他們生長的土地貢獻一份心力,無奈高雄沒有適合他們的環境,迫使他們只好繼續旅外流浪,直到故鄉伸出召喚的手。其實,高雄是擁有非常棒的音樂資源的。
空口白話都是無用的,最重要的是執行與落實,希望所有的高雄人能一起為高雄努力!
- Oct 07 Sat 2006 16:21
在高雄聽音樂會是最幸福的事情
在高雄聽音樂會是最幸福的事情
高雄的文化因您的參與不再是沙漠。
吳益政熱情的介紹您,走出紅綠,走入文化中心至德堂。
十月十一日〈星期三〉下午7時30分聆聽音樂饗宴。
門票250元,購票專線:年代售票系統:07─2256370
或奧菲爾購票專線0922156963
吳益政長期以來關注高雄市文化的發展,不遺餘力爭取經費,補助及協助民間文化團體之成長和演出。,
奧菲爾管樂團就是其中一個。奧菲爾的從無到有,吳益政全心全力的參與他們的成長,除了協助他們向政府爭取經費外,更隨時主動向高雄市民推廣這個在高雄土生土長的優質管樂團。
如今奧菲爾樂團即將在十月十一日於文化中心至德堂演出,
同時邀請名指揮家劉興海老師和台灣小號第一把交椅葉樹涵老師獨奏演出。
奧菲爾管樂團並首度嘗試協奏曲(concerto)合作與競奏的演出,
相信與小號協奏所碰觸出來古典、現代與爵士的火花,
能讓您在十月十一日品嚐一個不同享受的夜晚。
益政誠摯地邀請您
與我們一起分享這個獨一無二的-奧菲爾之"葉"
- Oct 05 Thu 2006 12:54
高雄應該跟畢爾包成為姊妹市
畢爾包是西班牙的工業城市,除了工業之外,沒什麼值得驕傲的。自19世紀開始,畢爾包就是工業中心,主要是鋼鐵業,多少年來,出名的就是鋼鐵。還有三不五時就用恐怖的手段搞謀殺、爆炸的巴斯克分離主義份子。畢爾包在1997年前後痛定思痛,市政府和議會的決定就是請世界第一流的建築家來設計公共建築。橋樑、車站、地下鐵站、飛機場、博物館、劇院,統統找一流大師設計,河上的新橋和新機場是居住在瑞士的西班牙大師卡洛特拉瓦設計的,古根漢博物館是美國的法蘭克蓋瑞設計的,連地下鐵道車站也是請英國的諾曼福斯特設計的...短短幾年之中,畢爾包居然成了歐洲現代建築大師作品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高雄如果還要再找一個姊妹市,畢爾包應該是第一個選擇。因為我們的城市DNA太接近了!
諾曼福斯特設計的入口有幾種不同的形狀,部分是筒型的,有一些主入口是圓柱型的,無論是哪個出口全部使用了不銹鋼和玻璃,照明充分,充分展露節能建築設計的功力(上圖&下圖)
畢爾包的地下鐵是16公尺寬、8公尺高的隧道結構,是採用奧地利最新的隧道掘進技術
—Nat系統來挖掘的。(台灣大部分都是用明挖覆蓋的方式)
畢爾包的城市改造大計劃中,另外一個項目是西班牙建築家卡洛特拉瓦最近設計的新機場。玻璃幕牆的大廳是整棟建築的中心。他流線型的鋼結構屋頂高高聳起,指向停機坪方向,氣勢磅礡。而且開闊了明朗的大廳,讓初到畢爾包的旅客不致迷失在陌生的機場裡,讓初訪的遊客一下飛機就被畢爾包 knock-out !
河上的新橋也是西班牙大師卡洛特拉瓦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