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919水災重創了台灣南部,「極端氣候」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已經十分明顯,
近年來遠遠超過預期的自然災害,迫使我們必須以不同的思維考慮防災問題。

趁著今年五月和市議會到荷蘭考察,也觀察了荷蘭這個低窪國家的防洪之道。
除了先前已經在部落格介紹過的漂浮屋,兼顧防洪功能與生態保護的大壩,
也是一個具有創新與永續觀念,值得我們參考的做法。

 





移動長城Maeslantkering水壩
圖中白色結構物就是著名的弧型水壩,
平時避免影響生態與交通,只在水位超過警戒線時閉合形成屏障

Maeslantkering水壩是荷蘭40年治水計劃Delta Work的一部份,
1991年開始建設,1997年完成,耗資超過4.5
億歐元。
Maeslantkering
由兩道弧形水壩組成,以雙臂環抱的方式座落於鹿特丹。
平時雙臂張開,鹿特丹港與北海呈現開放狀態,船隻可以自北海進出鹿特丹,
一旦北海的水位高於預設的警戒線,完全由電腦控制的弧形水壩就會閉合並下沉,
在鹿特丹港與北海之間形成一道屏障,保護城市免於洪水的侵襲。

 

由工程獨尊到兼顧生態
然而,荷蘭也並非一開始就採用這種可動設計,
1950年代到1970
年代的這段時間,荷蘭的防洪策略是以「防堵」為主,
透過人工的工程設施,試圖將海水隔離在居民的生活之外。
這種與水爭地的做法,固然達到一定程度的功效,但也引發了若干問題,
像是漁業的損失、以及自然生態的破壞。

時至1970年代中期,荷蘭人對這些問題的反思在經過長時間的討論之後,
凝聚了足以動搖政府決策的力量,終於促使政治放棄工程獨尊的防堵政策,
改以可動式,平時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等特性為首要考量。
Maeslantkering水壩就是這種可動水壩的集大成表現。





平時Maeslantkering水壩靜靜佇立兩岸,開放鹿特丹港與北海的水上交通。
船隻可以由此進出素有歐洲門戶之稱的鹿特丹。

Maeslantkering
水壩
所展現對環境的友善

Maeslantkering水壩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動建築之一,理論上可以抵擋千年一次的大水災。
但荷蘭人並沒有挾此強大工事與自然爭地,相反的,他們盡可能不破壞環境,以順應自然的方式治洪。
平時開放,只在必要時閉合的可動式水霸,配合萊茵河三角洲諸多配套措施,
如保留低窪地與湖泊作為緩衝區、填沙加大行水區、近海低地改種耐鹽作物、以觀光取代傳統農業等,
營造了一個海水與人類和平共存的友善環境,將以往「與海爭地」的思維轉變為「與海共生」。

 

2007118,來自西北的風暴引發洪水襲擊荷蘭。
在此之前
Maeslantkering水壩一共只閉合10
次,
其中
1次是女王主持的啟用儀式,另外9
次是例行測試。
面對初次來臨的挑戰,
Maeslantkering
水壩順利閉合,
在同為可動式的臨近水壩
OosterscheldekeringHartelkering
聯防下,
成功擋下洪水,保護了城市居民的生命與財產,證明兼顧生態的新思維,的確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在極端氣候日漸加劇的情況下,同樣面臨洪水的問題。
然而目前我們對於海水的防禦,仍以固定堤防與消波塊為主。
在洪災規模愈來愈大、防洪設施必須有所提升的今日,
強化防洪設施與防災思維的轉向,其實是可以同時併進的。
荷蘭的思維與經驗,應該足以作為借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