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因利比亞動亂等因素,石油價格節節攀升,許多汽車族大喊吃不消,
但在通勤必須的條件之下,民眾不得不面對這荷包一定縮水的事實。
對抗油價漲價的這件事情,若要倚賴政府凍漲,似乎也不是長久之計,
而要政府提出完整的配套方案,短時間之內更是遙遙無期。
大家都知道騎乘自行車是當今做得到、且最簡單的節能運動,
但常因高雄氣候炎熱、空氣不佳的情況下,
往往打消騎單車取代汽車、摩托車習慣念頭的人,
假設買一台電動摩托車,卻也因為造型不夠好看,
電池續航力,以及充電的種種問題,而暫緩暫緩再暫緩。
看見後輪的軸心了嗎?
他變是自行車成為電動車的馬達喔!
而最近,結識了一位能將自行車改裝為電動車的設計人員,
他的厲害之處,便是不侷限於電動機車的框架,運用家中原本的自行車,
改裝為電動自行車,有人說,騎腳踏車便是要健身運動,
但在面對時間、體力、和天氣的因素之下,
擁有一台能騎也能像摩托車般使用的自行車,無疑是最佳的替代交通工具。
這款電動腳踏車,最讓人大為振奮的是,民眾可選擇自己喜愛的腳踏車,或是家中認為
「重西西」的登山車,做為改裝的車種,現今相對輕盈的公路車當道,許多當年購買的登山車,
往往擺在家中的倉庫,無用武之地,若讓這類的車種加裝馬達,
不僅為他們找到另一條出口,還可擁有一台不再拙拙的電動腳踏車。
早期的時候,大家普遍都買了重重的登山車,不久後,
輕巧的公路車取代了吃力的登山車,登山車成了家中的深宮怨婦,
這時,登山車的舞台再度來臨了,裝上了馬達,因重量的承載剛好,
不至於加裝馬達後一下子飆的太快,流暢的遊走的城市道路中;
不僅減輕騎乘的負荷,更延續騎乘的時間。
服務處的斜躺車也也加裝了馬達,享受躺著騎的快感。
當然,只要扯到「電動」機具,都會考慮「充電」的問題,
然而,在台灣人厲害的發明之下,電池不但可以像手機的座充般帶著走,
而且小巧輕盈,一般的插座便可適用;非常方便。
看見圖中央的黑色小袋子了嗎?
他就是電池,倘若車子沒電了,隨便找間咖啡廳,或是公車,
將電池拆掉,帶進去充電即可,小巧方便,解決電的問題。
還未合併的高雄市,人口約莫150萬,機車就有170萬,遠超過人口數,
而機車所排放的廢氣,更是高雄市主要的最大污染,
不論是個人面對地球的責任,還是高雄市尋求二氧化碳的解決之道,
或是面對漲漲漲的石油,都是一個極佳的辦法。
以下為朋友從荷蘭進口之電動自行車,
不愧是自行車的故鄉,細膩的設計,以及人性化的考量,讓這部車的品質凌駕於普遍想像的電動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