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1/21 高雄翠華自行車橋 施工實況



2010/1/21 高雄翠華自行車橋 施工實況

打造全國自行車最友善的城市,一直是我們努力和追求的目標,不只是增加城市自行車騎乘人口,
而是城市的硬體設備,能實質成為提高民眾騎乘意願的主因;經由國外考察學習,
一個友善的自行車城市,得具備以下五個精神,分別為:


1.   自行車搭乘大眾運輸

2.   專設自行車道

3.   公共腳踏車

4.   自行車橋

5.   自行車收費停車空間

 

近年來,高雄的自行車建設,在市議會以及政府公部門的努力下,
自行車城市條件已具備
自行車搭乘大眾運輸」、「專設自行車道」、「公共腳踏車

其普及率即覆蓋率,部份設施雖仍處稚嫩階段,但創造而成的城市自行車氣氛,的確有目共睹,
當然,追求完整的城市自行車城市價值時,
自行車橋自行車收費停車空間
,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2009年6月 除了原先爭取高捷全面開放小摺不用袋子,免費上捷運外,
原先一台一百的普通大車上捷運,也降為人+車只要 60 元







2006年11月 高雄市劃下全國第一條"交通用自行車道",
從那時開始,高雄市在自行車建設上,以飛躍的速度成長,現在已成為全國自行車城市模範之一。





2009 年 高雄市率先建設公共腳踏車
鮮明的青蘋果綠令人印象深刻

 

博愛四路區塊為北高雄市新興住宅社區,高雄市許多新興人口移居至這一帶,
正好鄰近原生植物園和蓮池潭風景區,愈漸龐大的居住人口需要更多的休閒綠地
,隔著一條車水馬龍翠華路蓮池潭風景區,正好能符合這項需求,於是早在20084月時,
便向市府建議,若是能從崇德路蓋一條屬於自行車和行人的橋樑,橫跨翠華路,連結至蓮池潭風景區,
便能將博愛路社區人口帶進蓮池潭,而蓮池潭旁的左營眷村和舊部落,也可藉由這條橋,騎乘自行車進入市區。

延伸閱讀:只要自行車和行人的空中走廊

 

令人開心的是,這條橋快完工了!!!在即將完工之際,凌晨架樑工程時,
特別前往拍下這歷史的時刻,辛苦的工程人員和交管人員,特別選擇極離峰的凌晨時刻上工,
幕後工作人員總是最辛苦的,當晚,他們也告訴我們,能夠建造這座橋,
他們也很興奮,這樣的工程算是全台首創,能成為完工的一份子,雖然辛苦,卻很愉悅,期待通車的那一刻。














翠華橋晚上施工實況,圖片中看見的黃色大型吊車,據現場工程人員指出,
這台吊車的租金,貴為一天五十萬,因此他們必需時時刻刻抓緊時間,
在工程安全為前提之下,得分秒必爭,在有限的預算下,如期完工。

 

更令人興奮的是,市政府不只陽春的興建這座橋,更細緻的設計兩道匣口,一個匣口從西邊翠華路上,
另一個從原生植物園上,再滙至蓮池潭風景區,並添加兩個觀景台,一個座落於原生植物園區,
另一個為蓮池潭風景區旁的洲仔濕地,使這座橋不只是個「連接兩邊人口的工具」,
也是具教育和文化休閒的一座建築,往後可以想像,許多家庭或者學校戶外教學,
會在觀景台上觀察植物的生長,或者感受高交通流量的壯闊。



翠華橋最後一段樑還未架,此段為蓮池潭出口處,將於1/25 09:30架樑,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觀賞這歷史的時刻。



右邊這位大哥新工處人員,是這座橋的總監督,為了趕在三個晚上(00:00-06:00)
將橋面樑搭好,他已連續兩晚都沒睡了!

當然也要感謝交管人員維持車輛秩序,以及鐵路局在此時段暫停所有來車;
使工程更加順利。

 

當然,他還是一座宣示城市價值走向的建築,左營高鐵站下來後,
一進入市區映入眼簾便是這座橋,這座橋不僅新潮美觀,
更重要的是他代表著高雄市朝向「自行車友善城市」的決心,打造環保城市的門戶意象。

 

不僅如此,這條橋暢通後,將連接後勁溪水系的自行車道,以及全國知名的臨港和愛河自行車道,
無意間串連起南北自行車道,使自行車路網趨近於無縫目標。

 

現行高雄市自行車道橋,除了翠華橋之外,另一條便是哈瑪星鼓山渡船頭那座,
高雄離一個整備的自行車城市,在大家的努力和市民的追求下,已漸漸朝向理想的那一刻,
令人摒息已待,一起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newu798 的頭像
    genewu798

    吳益政 - 理想城市高雄市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