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屬的自行車道 
不僅止於安全,更是綠色運輸的重要指標

於世界上推動自行車成功的城市經驗中(歐洲各國和日本),

推動的首要措施及給自行車騎士一個專屬空間,

讓騎乘自行車的民眾能舒適且安全無虞地享受騎車的愜意,

再者,無污染的「步行」是與自行車同為落實綠色運輸的利器,

在此價值體糸下,政府應限制汽、機車的行駛空間,

而非讓自行車與行人爭道。 



紐約豪華級的"慢車道" 僅限於行人 自行車 或輪車行走 
類似的腳踏車於澎湖也曾看過  但路上使用的民眾不如紐約



於歐洲的腳踏車道-雖設於人行道上 
但明確的畫出腳踏車路線 並明示行人不得走之規定 保障了騎士 也保障了行人 安全

 

因應台灣現有機車文化的考量下作法,即在路幅寬度不允許劃設

的自行車專用車道時,自行車便與機車共用車道,

則應立法讓自行車擁有優先權,共用的機車道,則應禮讓自行車。

同樣的,若自行車和行人共用人行道,則自行車應禮讓行人,

在此路權的概念之下,自行車騎士應慢速依自身交通應變能力選擇應變空間。 

 綠色美學-自行車道

到訪歐洲各大城和日本,清新的空氣,來自多數人使用

城市的大眾運輸外,於轉運時也幾乎騎乘自行車,四通八達的自行車道,

衍然成了城市綠色指標的重要角色。 


鑑於世界一流城市的成功經驗,於議會質詢上,
積極推動高雄市建設自行車道;數年的努力下,市政府也積極投入,
許多市民更也以行動認同此一項建設,愈來愈多市民開始騎腳踏車,這是不爭的事實!

現階段,高雄幾乎在各主要道路皆設有自行車道,然而,

城市當中仍有許多因地理環境的限制,形成城市邊錘地帶,

如:高速公路旁(大中路)、鐵道旁(高雄火車站)、植物園和蓮池潭旁  

這些地帶因硬體或交通流量大和較複雜的地方,而把城市切割處;
這些地帶讓過往的行人和自行車行成
阻礙,

可藉由德國司圖加特城市的經驗,建議可利用簡易的人行步道橋,
斜坡為主,階梯為輔;串連起兩地,
如:蓮池潭和植物園,類似博愛路上的愛河之心,創造出城市的安全綠色空間。 

 

德國司圖加特-無障礙人行道+自行車天橋
天橋下面即是鐵路 於鐵路兩旁的地帶為 城市當中活生生被切割地帶

為了讓居住在切割地帶
 的居民能暢行無阻的來去自如  不因地形而帶來的不方便感
建立了這樣的橋  行人和自行車皆可通行  並且是絕對安全的 且絕對無障礙的



延著這條橋走下去可到達車水馬龍-中華路的另一端
愛河之心此景點的最大特色無不莫過一條從同盟路西邊延伸上去橫跨中華路至東邊的-人行+自行車道 橋



有看見相片上半部白色橋的部份嗎?  少了一般制式的階梯上樓下樓設計 取而代之為斜坡
不必再另設無障礙設施  使得溜輪靯 騎單車 輪椅人 都可自由自在且安全的通往那邊這邊
這也是現今國際最流行的都市建設之一

目前,高雄市議會和工務局合力推動『自行車綠都』,
讓市民以及觀光客,利用步行或自行車,於市區內,
透過一個又一個的串連斜坡步道,
把受阻隔的交流道和鐵路旁,安全自由的流動。使自行車道構成綠色都市內的美學。  

 城市自行車道-我們走在你們前面
屆時,也歡迎運研所的專業人士於高雄參訪,
再回去思考及重新規劃,何者才是合於台灣道路以及民眾所需的自行車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