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輕軌的道路有分ABC三種設計,
所謂ABC是指對輕軌的路權,而人對這三種路權的生活態度,相對來說也有三種。
A型路權
A型的路權對人們來說都是最安全的。因為只有列車才能行駛這條路,其它的車子和人都不能行駛這條路。而這種專用路權,普遍我們看到的台北捷運和未來即將通車的高雄捷運;還有在地下行駛或在高架橋上行駛的火車及高鐵皆屬於這類路權;不受交通號誌的限制。因此,他們的速度會比較快。
A型路權是完全不受交通號誌的限制,像鐵道的列車即是。
B型路權
在歐洲的城市看來,輕軌大都行駛在普遍的馬路上,會和自用車做區隔,類似台北的公車專用道;需遵循道路上的交通號誌,其它車不得行駛他們的路。這稱之為B型路權。
這樣的B型路權是獨立的卻要配合交通號制
C型路權
歐洲的城市大多都是擁有一百年歷史的古城,道路普遍來說都是非常狹小;因此,在許多時候,輕軌會直接和人車共用一條路。而這樣的情形也多發生在城市的市中心,和商業區。
輕軌和人安全的共存
輕軌在歐洲約有一百年的歷史了,從馬車式、蒸氣式、一直到現在的電力式;每個城市的輕軌文化也至少有三十年歷史了;他們早已是普遍歐洲人的生活。習慣。因此,當民眾走在C型路權上的道路時,車子也會自動減速禮讓行人;民眾也會互相尊重,彼此共存。
從另一個角度看來,輕軌是延著軌道走,不像一般的客車不大能預知他未來走的路線,輕軌的路線,是可讓行人預知的;因此,相對來說,他的安全度提高許多。
目前,全世界都在提倡「路權」運動,行人、巴士、自行車都希望能擁有一條屬於他們的道路;目的當然是能減少肇事事故,而人口激增的這個世代中,道路使用面積逐較的縮小中,如何彈性的運用道路面積,適時的提高路權意識;是目前每個先進城市最關切的問題。
在二十世紀初時,大家的交通運輸是停留在都市的火車中,後來因為汽車的發明,民眾對於開車和坐巴士,認為是一項時髦的風潮;一直到了目前人口激增、能源短缺、環保地球的意識抬頭下,低污染高效能的輕軌才又在回歸到大眾運輸的主流。
就目前摩托車密度最高的高雄而言,機車所排放出來的廢氣,和不能再多的機車問題,都是需要靠大眾運輸去解決。在未來即將在高雄開發的輕軌就是最好的環保運輸;其中最適合高雄的不外乎是B和C型,能直接行駛在馬路上,貼近民眾的生活圈;也能直接帶給商家商機和人潮。
況且,目前軌道的技術也可做到和道路百分百的平面,目前的汽機車輪胎也設計得能對抗道路不平整問題(基本上輕軌軌道的微突狀,比不上平常我們目前看到的坑坑疤疤柏油路。)
輕軌的確是未來主流的大眾運輸,載量高、不使用汽油、安靜、低污染、安全性近乎100%,對目前交通亂糟糟的高雄而言,無疑是一大救星。
- Apr 27 Fri 2007 10:56
輕軌和高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