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自行車道,從四年前開始一步步的推動下,目前高雄市的自行車道也有五十多公里了,
這樣的多的公里數,是當初史料未及的!
現今,因為地球暖化,能源短缺,人類開始重視環保能源,環保交通工具,因此自行車愈來愈趨重要,
大家對自行車道的觀念,也愈來愈進步了!
高雄現今有許多很美的建設,尤其在愛河沿岸,往往可看見美麗的建築作品,政府也很貼心的規劃自行車道,讓市民多了項遊憩的活動,
然而,或許目前大家對腳踏車道的熟悉程度,就像剛入學的國小生,許多設施並不是做得很完善,使得原本的美意,不能盡善盡美!
在博愛路和同盟路附近,約莫客家文物館那一帶,有一座結合建築藝術,又配合燈光的人文橋,驕傲的佇立在愛河上,河的四週,
貼心的規劃腳踏車道,但可惜的是,政府似乎不希望騎士能藉由橋的功用,把騎士從這邊送到那邊!
要上橋時,需要走一段長長的樓梯,這樣的樓梯使得橋的功用限制住了,不只是自行車騎士,推著娃娃車的家庭,溜直排輪,熱愛
輪上運動的年青人,更是坐著輪椅的市民,都會覺得這座橋只是眼前的一幅美景,而不是一座他們可親近的生活一份子!
這座美麗的橋,不管你用什麼相機,什麼角度拍他,鏡頭下的他,都是一等一的,然而一個小小的設計不週全,往往使他的功用只停留在欣賞,
不能發揮他原本的功用,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
推動腳踏車道,不只是畫畫白線,有個LOGO就是腳踏車道了,是要人民去使用他,他才是一個完整的車道,而這整個的完整的設計,
包含了配合當地附近的環境去彈性規劃,目的只有一個:增進人民的幸福感!更靈活運用腳踏車道,讓腳踏車道帶領騎士安全的到達
目的地,不只是只有運動或休閒時才想到這個特別的車道.
- Apr 03 Tue 2007 23:00
一個完善的腳踏車道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