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各國] 創意園區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藝術學院的誕生,總是能為社會,直接注入許多不一樣且多元的藝術視野;
位於新加坡市區的拉撒爾藝術學院,極具特色的建築外觀,和別具巧思的空間結構,
讓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因路過的因緣際會,而深深的被這幢建築物給吸引,

走進去一窺究竟。


 


位於新加坡市中心的拉薩爾藝術學院,將學院都市公共藝術化,
利用空間上的設計,讓學校和城市間的公私領域範圍,呈現一種融合又能界定的視覺界線。


 


整體建築物,好比一大塊表面崎嶇不整的乳酪,三刀六個切口的通道,平均分配每一面,
讓學院和城市間暢行無阻;而因通道的切割,將原本一整體建築物,界定為六個區塊,
每一個區塊的立面,皆採用由不同形狀玻璃所構成的,好比鑽石切面的大型有機體。




 

拉撒爾藝術學院,採用大量的玻璃,讓學校本身,似乎便是一所大型的展演館,
練舞的學生
、作畫的學生,或者單純上課的時候,都能透過呈現各種角度的玻璃片,
有點遮蔽卻也透明的呈現出來;
因為鑽石切面的豐富性,從外透到裡,給人一種好比萬花筒的活潑。










 

六個開口的設計,使建築物和建築物之間的空間,好比峽谷,利於空氣間的對流,
而則藝術峽谷的構成,使得大量的光線,灑入室內。而在建築物朝向外面的立面上,
建築師利用了黑石
、鋁版,與內部的玻玻璃和鋼,呈現強烈的對比,
而不對稱的開口,塑造出藝術學院觀看城市的趣味。











 

 

拉撒爾藝術學院,一開始便以建築的形式,為自己藝術學院立下定位,
讓學生在這幢規則中的不規則建築體內,放肆的學習和創意;開放式的校院,
也提醒著各個未來的藝術家,能時時洞察身處的城市,以及周圍的事物。 

 

 
一棟建築物的大膽性,將帶將一座城市巨大的衝擊,也將給予城市裡的民眾,
另一條思考脈絡的養成;不只是一座安身立命的房子,也是城市活力源源不絕的來源。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北京,這個中國禁忌的城市,近來因舉辦奧運而大開門戶擁抱世界,
整個城市除了像大工地般的改頭換面外,潛蔵以久的文化人文能量,
在北京
798這個曾經是廢棄工廠的空間裡一觸即發。



 北京798曾經是中俄共同建造的重工業工廠,經過時間的推移後,成了一處不能再普通的廢墟。
而後北京一藝術學院因租借此處一部份做為藝術教室,沒想到藝術的靈魂活化了廢墟;

工廠特有的建築結構以及伴隨的歷史斑痕成了藝術家眼裡的寶貝,原只有一小區塊的揮灑;
現今整遍工業已吸引全世界知名工作室和事務所進駐,北京
798就像一個中國道地的品牌,為改頭換面的北京注了一股軟流。









北京798內幾乎保留了原為工廠裡的一切
不論是煙囪或者工業用的管路管線,以及排氣孔,都完好的保存著;
這些東西也是吸引藝術家的主要原因,他們也運用這些東西裝置成他們創作的原素之一

北京798和上海M50一樣,利用原本的廢棄的舊建築,運用藝術家的巧手和靈感,
在維持不變更該地『工業用地』地目的前提之下,創造了連法國前一部長訪中時,指定參觀的『創意產業園區』。

雖說創意園區的源頭是由上海開始,但北京798的文化爆發力好比一隻甦醒的睡龍,
在短短的幾年間,北京
798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創意園區,規模比M50至少大上十倍以上。




北京798的創作能量
無疑來自於中國深厚的文化底子,在現代的衝擊之下,創造出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



中國味十足的現代藝術 頂上的排管成了最佳的妝點





這個餐廳很特別,運用斑剝的牆壁裝上鏡面,
創造出很不一樣的氣氛





這裡的建築物最令人驚訝的是,工廠中有幢建築物運用包浩斯的建築風格,
而創意園區內,不只有工作室,許多的餐廳和BAR也是這裡重要的主角之一



這個藝術很厲害,用陶土仿紙的特色所做成的,
仿佛就像紙做的一樣



裡面的一間畫廊





最特別的公用電話,每一處都擁有創意的巧思



餐廳內的藝術品



餐廳內的藝術品之一
 

近年來北京798創意園區的名聲快和北京平起平坐,當然,也成了熱門的旅遊景點,
在一片藝術火紅的中國市場中,
798
裡的藝術品也跟著水漲船高,
該地的租金也因知名度而翻了好幾倍,許多早先進駐的藝術家不願面對藝術資本化或者付不起租金,而紛紛出走。

 

但不論如何,北京798的確為中國成功帶進市場產值最高的『創意市場』,
798
的成功,在北京近郊一處,政府也規劃比照辦理。



進入798內的各指標-可看見眾多的工作室和藝廊





這間名為-第五元素的工作室



妝點工作室的外觀就像在搞一件藝術品,每件無不吸引路過的旅客

中國境內因快速發展之下,許多老舊的廠房和房舍皆拆遷廢棄重建,許多人不捨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一夕全毀,
因此運用『藝術人文』的方向將他們留住,有些人好奇為何用同樣的操作手法,高雄的駁二無法像
M50或者北京798如此般。
 

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為何不能成為像M50或者北京798一樣,成為城市內發光發熱的焦點;
探究原因,在於無開放產業進駐,如:設計事務所或者工作室長期進入,
建築的保留不只佇立僅供欣賞陳設,人和建築彼此間的互動,才使建築發揮被保留的價值。

 高雄發展創意城市,在現有的情況看來,成效並不好,北京798為北京市府除了賺上銀兩外,
裡頭的藝術家更因此一平台而名聲大噪,不僅如此,這個品牌更吸引國際一流的藝術家和設計家,台
灣流行樂教父李宗盛,也於此開設吉他製作工作室。

 

美國知名運動用品”耐吉”也是這裡的成員之一,
他們運用了中國風來突現自己於此的在地性,非常的有創意
這裡就像是一個超大型的博物館,大家盡情的比美和比創意

北京798和上海M50的成功,或許可成為高雄發展創意城市的絕佳參考,
高雄急欲轉型,但所決定的策略不能只求表面,曇花一現的功夫是不能長久的。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上海莫干山路50號 創意園區-簡稱 M50

近來,全球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即將於
2010年舉辦世博會的上海,  

上海市政府將『創意產業』發展納入市政建設之一,而所謂的『創意產業』,
其作法完全了體現其創意,蘇洲河畔和黃浦江延岸的老舊廠房,成了創意和藝術的發想地。 
 


上海的蘇洲河和黃浦江沿岸在近一百年前,為中國工業和經濟的心臟,造船、軍火、鋼鐵以及各種電器製造都在這裡設廠,
現今,多數的工業都已遷移,剩下的廠房成了新上海都市規劃中的眼中釘。 

高度發展下的上海市,許多藝文人士,害怕老上海的綽約風姿以及歷史痕跡逐漸消失,開始發起了保護老廠房的構想,為了讓老廠房能於整個城市內發揮被保留以及經濟產值,因緣際會下,
運用原有的舊廠房開始行駛『創意產業』
( Creative Industry),一種另類的工業。









 

原為工業地帶的此一區域,其土地名目皆為工業用地,創意人士不變更土地名目,讓創意成為一種產業,
引進許多藝術辦公室和設計辦公室或者餐廳進駐,行成一個叫做『創意』,有經濟產值的產業,除了符合土地名目使用外,
對原為空空蕩蕩的老廠房而言,無疑開起了他們的新生命。










人文藝術家利用此處特有的環境氛圍,創意了他們要的感覺和產品,而政府因他們的狂想,
增加了他們要的實質稅收;各取所得,彼此得到他們所想的。











各式中國餃子










有點類似國民黨的黨徽



此一系列運用許多共產黨政治顏色和人物表徵為創作原素,
也以許多中國文化為背景加上現代原素所做成的陶瓷作品;有一定程度的藝術價值,
被國外許多雜誌邀請採訪,其工作室漸漸在國際上開啓名聲


因此,20054月以來,上海至今建成75個創意產業集聚區,建築面積達到221萬平方公尺。
而更於
2006年,上海創意產業總產值達到2291.71億人民幣,占全市GDP6.55%
成為上海市政府不可或缺重要的收入來源;創意這項工業,更是上海重要的市政建設之一。
  

莫干五十,莫干山路五十號,簡稱M50,在蘇州河一大彎所形成的三角洲上,這裡擁有了從20年代至90年代各風格的工業廠房。早期租界時期,原為英租界,後又為日租界,之後又為上海重要的織品工廠,
而至九0年代末期,為於此的織品工廠調整出租廠房,使得一大片的廠房成了一幢幢的廢墟。
  







原先皆為工業廠房,從建築的外觀不難分辨,廠房其建築特色為室內皆為大跨距結構;
即在諾大的空間內,無一根樑柱於空間中,這樣類形的空間,
給了藝術家一個無障礙的閒置空間;這也是他們所喜歡的

圖中黑色建築物為非常有特色的咖啡餐廳





咖啡廳外觀-利用原本的建築開闢餐廳





咖啡廳內部原本為廠房,內部保留原本的廠房窗戶和天花板設計


古早鋼筋水泥建築,保存完好的通風設備以及排水管道,每一處都保留工廠所歷經的大起大落;
蘇州河畔特有的河岸風情,襯著斑駁滄桑的廠房;成為現今藝術家創意狂放的樂土!
  

 2000年五月,畫家薛松第一位進駐莫干山五十號,而在短短的兩年後,
莫干山路
50號,便快速堀起成為上海最大的創意產業中心。

現今,M50就像一個創意工業區,階段性的擴張和建設;吸引中國當地最具潛力的工作室和設計事務所進駐,
發展出許多獨特又充滿風情的設計產品;許多作品更榮獲世界許多雙年展的榮譽,並出現在西方知名的設計雜誌中。
 





M50內有許多的創意商品,提供販售!



此店為服飾和手工藝品設計商店



非常有創意的M50今年活動行事曆



店內的陳設和設計皆非常的有味道

 

不僅如此,M50的魅力已不再限於中國,區內常舉辦以國家或城市為主題的設計周,
邀請當國的設計師來此展示其作品並和當地藝術家交流;不僅為當地的藝術家提供跨國際的平台,
更無形吸引國際藝術家於此設點的動機以及開啟此藝術村的知名度。

 
人們常說,搞藝術人文的沒飯吃,然而,上海市卻靠著藝術產業大發利市;
創意文化無國界,創意園區將老上海的歷史,創意的保留下來。

















許許多多的工作室和藝術家在這裡盡情的放縱

 

上海擁有最新穎的高樓大廈、最國際化的硬體設施,其建築上驚心動魄的驚鴻一瞥,剎那間的感動在某種程度上,
仍無法和一件與當地血濃於水的文化情感為背景,而所創造出來的藝術品相比;帶起的衝擊源遠流長。

高雄近年來發展創意藝術文化,常常只是曇花一現,長久經營則面臨許多問題。
高雄的眷村因都市規劃面臨拆遷命運,若以歷史紋理看來,眷村文化就像閔南的三合院文化;
倘若眷村其大片社區以上海創意園區經營模式發展,或許能覓得文化保留的契機,政府更能以創意其經濟產業增加稅收。


更多關於M50的相片  [M50]
M50官網-http://www.m50.com.
田芒子藝術-http://www.mangziart.com
上海創意園區官網-http://www.scic.gov.cn/show/index.htm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亞洲的新興城市中,摩天大樓和帷幕玻璃成了彼此類似的地方;

獨特性、民族性,似乎透過快速的都市化,漸漸的摒棄中。
 

上海創意教父-登琨豔,這位高雄土生土長的高雄人,
於十多年前離開熟悉的台北,隻身前往上海。
他的影響力不只將廢棄以久的蘇洲河岸工業區,蛻變為現今的重要創意園區,

更得到聯合國重視,視這塊為人類共同的資產。




 

前幾年,他把頭腦動到上海黃浦江旁,二次大戰遺留下來的工業區;

他認為,上海在近幾年超級快速的發展下,
許多屬於上海市民的共同記憶,正快速的消毀中!
他認為,都市不只有看向未來,也應完善保留發展中的歷史痕跡。







老廠房改建的園區 使用的裝潢材料更是和舊脫離不了關係
牆上的甕桶,再重新排列組合後,更有一番風味
這個景相信很多會覺得很熟悉,這裡便是〔命中注定我愛你〕於上海的拍攝現場


因此,他看中黃浦江旁的濱江工業區內,這裡曾經是各列強的工業區,

後來被中共收回後,做為軍事用途;而後,雖呈現廢虛的狀態;卻保存完整,

登先生於是將一處,原為美國通用電器的廠房租下來,

決定將這裡完整保留,就連牆壁的剝落也只處理乾淨,不做美化;

他認為,一切的痕跡,都是這棟建築的偉大之處。





 孤傲的神情 自信的態勢 像在守護背後的滄桑 


之後,他深根在此,結合藝術、人文還有四面八方的創意家,用『創意』留下上海。





紐約的SOHO區 北京七九八 皆是創意的代名詞
如今,四面八方的工作室在這裡搭起,背後所深富的意義更超越前者,
扮演的角色不只創意,更有傳承的使命

圖中為台灣知名潘姓建築師於此設立大中國地區的工作室  門上的中國紅搭配窗裡的古典黃燈 讓建築灑了點人文

 




上海的心臟-黃浦江;風光在現的金融區和即將睡醒的舊工業區;已座落兩旁數十載,
現今,她們已穿好時下旗袍,於現代的劇院中,粉墨登場.

【摘自: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3- 09/03/c ontent_1059977.htm
黃浦江沿岸的上海楊浦區曾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
上海解放時,楊浦區有工廠近800家,職工8萬人,工業總產值68億元。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興盛,不少昔日風光無限的企業虧損、破產;城市的發展,使黃浦江楊浦區段將從原來的生產性河道轉變為生活性河道


   
楊浦區到了改變產業、進行重新規劃的時候。
長達155公里 的黃浦江岸線、總共117平方公里的區域,
將劃分為5個功能區,有漁人碼頭博覽旅遊休閒區、楊浦大橋特色濱江社區、
復興島度假休閒會展區、濱江科教區、高新技術產業帶。 
 

   站在蘇州河外白渡橋向黃浦江對岸望去,是一幢幢明亮挺拔的摩天大樓。
而在江的北岸,穿過提籃橋,沿著楊樹浦路一直向前走,直到軍工路,
更多的卻是爬滿植物的灰暗的廠房倉庫。

  “
不要小看這條路,它記載了上海工業的變遷。
楊浦區地方誌辦公室孫丕鼎花了20多年時間撰寫楊浦區地方誌, 
研究了該區的工業變遷。

『上海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而楊浦區則是上海近代工業的發源地,這一個個廠房就是歷史的標本。』

【摘自: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3- 09/03/c ontent_1059977.htm

  

創意留下老上海

原為龐大的黃浦工業區,在登琨豔先生的搶救下,珍貴的留下來。
登先生以不變更『工業區地目』的前提下,再以『創意產業』為由,
除了符合原有的『地目』外,更能使珍貴的老廠房倖免於難。

登先生雖不是都市計劃者,卻能有創意、智慧地將舊城市,再成為焦點。









各式各樣的創意發想 讓老廠房獲得重生
不僅是創意的天堂,"擁舊再新"的建築態度 引領全世界帶進另一個境界

以上兩圖中的建築為德國一工藝設計團隊對老廠房的改造
透明的玻璃的部份取代原有的牆面 剩下的斑白老牆為"新"做全生命的守護





新興大樓在近年中,快速的代替上海;
藝術園區的老廠房是僅有上海人能回憶的過去

  藝術園區的總經理和我-不巧沒碰見登先生,
  據說,跑到峨嵋山找師父去了!

濱江創意園區 楊樹浦路2218

濱江創意園區,在登先生和一群伙伴的巧思巧手,

以及許多創意人的創意之下;儼然成了上海最夯的地方,

各式各樣的藝廊、餐廳、旅店或者表演,在舊有的廠房空間下,又顯另一股風情。



地板用的是一片片舊有的瓦片來舖設



不經意的旅人靠牆佇足 像是新舊交替的詩意畫面 



創意上海-登琨豔發起的宣傳海報

 視老廠房為寶貝的登 先生,使用許多已拆除房子的舊材料來改造,
更大量使用『舊』東西,創意園區的院子,則使用大量的瓦片做為地板。
搭上最新的綠建築風潮,登先生將許多老的百葉窗,全部改裝成大片玻璃,
讓自然光灑進獲得重生的廠房內部。



瓦片的運用-美極了





老廠房特有的煙囪 成了最特別的裝飾



原為廠房 再幾經巧思後 形成所謂的 咖啡工廠



這是用一根根竹子所挷起的
來到現場時 現場的工人員表示,這是登先生親自下鄉找尋專門挷竹的老婆婆,
一根一根的束起,問及此用途,他表示這其實是一張張的窗簾,運用在園區內的餐廳或者是旅社
每個細節皆充了創意和詩意



聽聞登先生去峨嵋山後,再看見這個空間,下意識的和”峨嵋山”牽起了關連,
佛家的空,道家的禪,從光線裡透出味覺








現今,這個園區讓快速的上海軟了下來,不僅是創意的創造區,

而是能活生生的為城市、人類留下過往,意義深遠。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話說北京798,這個數字讓北京改變了其它國家對北京只有"故宮"和"長城"的看法,取而代之的是 在國際上不可忽視的新藝術能量。 北京798原先為蘇聯和東德共同在早期所建的工業區,由於政治因素,798工業區一直發展的並不好, 直到改革開放,某藝術學院進駐後,這個地方像是重生般,新新藝術和後現代藝術如雨後春荀般,不論國內 國外藝術家,都在這裡迅速的擴張開來! 工業和藝術:一理性 一感性,卻在這裡得到最好的交織點,藝術家們利用原先的廠房,精過每個人對 原歷史的不同感想,或對原廠房的不同感動,自由自在的運用,成了一個又一個最好的藝術品。 走進藝術村,自己像是走進另一個世界,所有的人事物,似乎都因"798" 這個無意義的數字而渙然一新, 拉著推車的車伕,端著盤子的服務生,或者幫忙完成藝術作品的臨時工,大家對798的任何一切瞭若指掌。 眼睛烱烱有神,滔滔不絕的介紹在這裡進駐的藝術家 藝術品,因改造變得不一樣的廠房,每一項,都可以 從無到有,一件又一件的敍述給來訪的旅客聽,這不像一般導覽人員制式的介紹,而是融入生活中, 不修邊幅的把自己看到 感受到的,一項又一項的說給我們聽。 而我所感受到的是,這個藝術村的形成,讓在這裡生存藝術家也好,在這裡為了討一口飯吃的工人也好, 大家都充滿了活力,盡情的推銷這快要和故宮平起平坐的地方。 一項公共建設的成功,人民和政府的雙方努力是必然的,若只有單方面的付出,效果未必出色, 而這個一開始的陰錯陽差,造成現在的不同凡響,除了歸功於這裡的藝術家外,另一個即是政府 的幫忙了!工廠可一夕蓋成,然而融合當地的歷史和文化藝術,需一朝一夕的慢慢磨出,人民的教育 亦是如此,走過這個藝術村,更可深深的感受到,北京正努力著向世人改變他們剛毅的形象。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Hackische Höfe 哈克夏社區 (歷史城心民窟改造)

走進哈克夏社區,突然間會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那是一種氛圍的感受,不是特意營造的設計,原本這樣老舊 三不管的社區,突然間,成了許多文人 藝術家或許多創造者取經的區塊,是什麼原因讓這個社區重生呢?關心高雄港 駁二特區ㄉ兄姐來到這邊,一定會有粉多創意. 

在柏林六0年代建立的柏林圍牆,讓西柏林成了一個失落的城市,大家對柏林失去了希望,前途一片黯淡,而東柏林雖然是東德首都,但老舊鍵無荒廢的情形更為嚴重,主要是東德政府沒有錢整修,且在東德共產政權的眼中等於是封建的代表,沒炸掉它就已經很仁慈了。

因此在東西德統一後,許多需要整修的東西德老舊建築物,讓多數的建築師大驚喜。在一連串歷史建築物的整修工程中,在商業效果非常成功的不外乎就是:哈克夏社區了,它可謂融合了理念與實現的最佳典範。

為了能讓這樣的社區能獲得重生和保留它傳統的地方和價值,柏林市政府更是積極的提出各項優惠的政策,招攬許多來自世界各地設計師,讓他們來這裡創作,發揮自己獨有的創意,使得這個社區不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可自然而然的感受到"藝術的氛圍"。

單看社區的建築物,錯綜複雜的建物與中庭,是同類中最好的保留典範,辦公室沿街落座,小型工作室位於中庭;集合住宅在上方及後面,貧富與富裕,住宅與商業並肩而立或層層相疊。

然而,這種浪漫且帶點衰敗的意味,是他最迷人之處。

參考資料:德國都市與建築經驗學習之旅 



柏林特有的行人交通號誌,這是柏林人非常引以為傲的可愛設計,在柏林特約紀念品店,更推出了相關的飾品和明信片來讓觀光客購買紀念;這種小小的創意,讓走在柏林的街道的行人,多了點放鬆的樂趣


生锈的鐵人,像是訴說著柏林苦盡甘來,永不衰敗的歷史。
背後凌亂不彰的廣告文宣,可都是大大小小的藝文表演展覽資訊喔!
讓路過的行人,也可馬上知道藝術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genewu7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